2014-07-12

20140709 ~ 14 風獅爺的故鄉 [金門縣] - Part 4 金門巡禮 -- 漫遊景點(獅山砲陣地、馬山觀測所、西園鹽場文化館、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、榮湖、象山金剛寺、西園抗日紀念碑、八二三戰史館、榕園、田浦古城、金門鎮總兵署、莒光樓、翟山坑道、古寧頭戰史館、建功嶼、金門延平郡王祠、北山播音牆、金門畜產試驗所、迎賓館、邱良功墓)

獅山砲陣地,位於金門縣金沙鎮山后文化村附近,這也是胖德來金門的第一個朝聖景點,此陣地全國罕見的全坑道式榴砲陣地,部屬由美國所製造的八吋榴砲,因為,地處金門東北角獅山之坑道內,坑道取「威震金東」之意,故名「震東坑道」,於民國58年7月3日開挖,59年6月完工,全長約508公尺,平均高度4.6公尺、寬度3.6公尺 ..... 走入其中,望向花崗岩掘石而深入的坑道,有無限的讚嘆,感覺工程之浩鉅,再也沒比這個更艱難的 .......








馬山觀測所,金門最北端突出部份,與大陸角嶼距離約2300公尺,退潮時1800公尺;觀測所由濱海小山丘開挖坑道而成,相當隱密,動員戡亂時期,裝設有大型望遠鏡,監控對岸海空動靜,為戒備森嚴的軍事設施;坑道全長175公尺,高2.1公尺,寬1.65公尺,內有望遠鏡可供遊客瞭望對岸大陸的角嶼、大嶝、小嶝等島嶼,天氣良好時,用肉眼即可清楚的看到 ....... 在晴空之下,胖德與公主,真的可用肉眼看到對岸的島嶼與建築物 ..... 再加上望遠鏡的佐助,清晰又明顯 ...... 不可思議 ..... 興奮 !!






西園鹽場文化館,金門的開始於1600年前,而金門的鹽產業則從五代初期開始,至今已經有1100年歷史,至於建場徵鹽正式納入政府管理,則在元代大德元年(1297年),也有700多年歷史了 ....位於金沙鎮的西園鹽場文化館,使用西園鹽場舊建築群,閒置之後再整修,變成今日的西園鹽場文化館。展示室內藉由圖文的展示,介紹金門鹽業與西園鹽場的發展史,以及製鹽、曬鹽的設施與流程等,讓民眾更了解鹽場的相關資訊。


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,矗立於環島東路及黃海路相接的鵲山圓環。高聳壯麗,一眼望去就像矗立著一具變形的巨彈。紀念碑基座與碑體之間部分,四面刻著砲戰經過的碑文,碑頂與基座都以國徽裝飾。在陽光的照射下,彰顯碑物的壯觀雄偉;
白色巨型建物,十分引人注目 ...... 為何選擇此地興建紀念碑?隱藏了一段砲戰時期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.....於圓環的另一端,深鎖的營區大門內,便是砲戰期間受創慘烈的鵲山砲陣地 ..... 面積約兩萬平方公尺的範圍,落彈約莫4萬7千餘發砲彈,當年舉目所及滿目瘡痍 !!
依據《國軍砲兵口述歷史》一書,魯鳳三上校回憶口述歷史,823砲戰期間,其擔任鵲山砲陣地指揮官,當天下午6點半左右,共軍第一波砲彈突擊就讓太武山指揮中樞的通訊網絡癱瘓,軍令無法傳達。因其判斷共軍可能會登陸奇襲,未待上級命令,逕自下令還擊,砲管打熱了,就澆水降溫再打,全營共擊出1400餘發砲彈 !!

榮湖,位於汶沙里後浦頭村,寬闊的腹地為國軍長江部隊興建而成;可灌溉農田、養殖及解決金東村落用水,竣工後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巡視,以「榮湖」命名,寓意金門欣欣向榮之意,並在湖濱增建欣欣、向榮兩亭,使湖亭相互輝映 ..... 湖中央有虎嘯橋,可到達對岸的慈德宮 .... 於湖的邊緣處,更有榮密的荷花池,朵朵爭豔 ......



象山金剛寺,位於頂蘭村,主祀觀世音菩薩及如來三寶,規模僅次於金湖鎮的護國寺;廟宇仿古而建,山門旁兩尊巨大的石象,為金剛寺醒目的地標 ...... 胖德與公主,踏入賜予的的階梯而上,一種思古幽情串然升起 ..... 莊嚴、寧靜 ..... 可惜,廟宇內部整建工程,只得在外圍走走,無緣到內部參觀 ......



西園抗日紀念碑,西園事件起因於日軍1937年發動蘆溝橋事變後10月佔領金門,隔年5月以黃世澤為首的金門子弟在對岸南安組成「復土救鄉團」,進行諜報及突襲日軍在金門的據點,於1939年襲擊官澳日軍海軍陸戰隊營部,1940年2月和7月突擊沙美區公所及瓊林派出所,1942年再度侵入西園鹽場擄日本技師三人,引起日本軍方強烈懷疑西園人士有串通之疑,株連百人,並將黃東海等4人於西園海灘斬首示眾;1945年日本投降後南工作處派黃世澤回金受降,之後國共內戰繼起,本段曆史如塵土湮灰,直到1997年由西園籌建委員會在西園海岸立碑紀念 ......

八二三戰史館,位在中正公園內,建立於民國77年,即「八二三砲戰」三十週年,為當年砲戰的英勇事蹟作歷史見證 ..... 館內陳設有參與八二三戰役時期的各式武器、文物及圖片等史料,以圖表、照片、文件、遺物、模型等不同展示方式,將八二三砲戰事件始末作最完整的記錄。可感受當時戰略的慘狀及我軍奮勇抵抗的事蹟;館外展示當年殲敵主力戰鬥機─F八六軍刀機以及主力砲─155公釐加農砲,海陸兩棲登陸運輸車(LVT),讓人緬懷當年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的壯盛情景 ......








榕園,相傳為明朝洪氏望族的故居,原本林木蒼鬱,房舍儼然。後因數目被大量砍伐,以致無法抵擋風沙侵襲,房舍倒塌毀損,僅存一戶,為明國子監洪受之故居。民國56年,故總統經國先生將整修後的古厝命名為「慰盧」右建一亭,名為「思親」,以園區內榕樹盤天,因名為「榕園」..... 榕園裡的百年古榕樹大部分種於清同治4年(1865年),樹的氣根壯如樹幹,林蔭廣闊 .... 好個乘涼的好地方!!


田埔村巡檢司田浦古城(巡檢司為明代之治安基層組織,廣布於海防、江防、湖防、山禁等要地,其為州、縣等衙門分出之機構,由巡檢與弓兵所組成,掌管駐地巡邏盤詰、巡緝私鹽、緝捕盜賊與協同防禦等),位於金門東半島海岸,地理位置險要,從明朝開始,就一直擔任軍事要塞的角色 ....明洪武20年,為固守海疆,江夏侯周德興除在金門構築千戶所(金門城)外,同時在官澳、田浦、峰上、陳坑、烈嶼等處設置巡檢司,由此可見其重要性,而田浦也是目前發現唯一巡檢司仍留有當時城基的地方 .... 雖然,昔日雖為軍事肅殺之地,"浦城海日"卻為"舊浯州八景"之首喔!!既是旭日東昇之意 ..... 金門縣政府重現此景,著手觀光產業,修建觀日樓 .....有幸胖德與公主,登觀日樓一看究竟,可惜無緣觀日出之美景,因為,胖德與費歐娜公主,到訪時已是 14:00,太陽高高掛的時候 ...... !!



金門鎮總兵署,建於明萬曆年間(1573-1619年),原為明代會元許獬的書齋─叢青軒;清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金門鎮總兵陳龍自金門城遷治後浦,以叢青軒為鎮署所在,這裡成為清代金門的軍政中心 !!清金門鎮總兵署為台閩地區僅見的總兵署,極具歷史價值。自創建以來,歷經多次之整修及擴建,現有配置為清道光年間的四進式規模,中軸線上由前至後依次配置,山川門、大堂、穿堂、內署、內宅,形成前朝後寢的內外之別;山川門為門面,大堂則為主要治事空間,也是總兵署的中心,內宅為起居生活空間,兩側配置對稱之廂房,皆有廊道,為僚屬的辦事空間。建物前埕寬闊,前方並有照壁,圍塑出後浦城少有的廣場空間;內庭亦廣,植有綠意盎然的大榕樹可供遮陽 ....民國之後,相繼為金門縣公署、金門防衛部、福建省政府、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等政府機關駐紮處,現為清代軍政主題的展示館 ..... 現為國家三級古蹟 .....









莒光樓,位於金城鎮西南,興建乃是民國四十一年表彰金門歷次戰役英勇官兵之事蹟,並揭示「毋忘在莒」訓示所興建 ....民國四十二年秋,莒光樓構築完成,樓高三層,仿古的宮殿城樓形式建築,頂樓題額「莒光樓」三字,為大二膽之役戰鬥英雄賴生明所書;賴生明原是一位小兵,在民國三十九年大二膽戰役,在火線中完成連長交付的命令,勝利後被視為民族英雄 .....不找大人物或社會名流題匾,而由一位立戰功的小兵落款,也可說是當年作為「金門英雄館」的莒光樓的用心之處 !!




翟山坑道,位於金門西南方,工事可分坑道及水道兩部分,坑道全長約101公尺,寬約6公尺,高約3.5公尺,水道A字型,總長約357公尺,寬約11.5公尺,高約8公尺,可容納小艇42艘─坑道壁上繪有小艇停舶號碼,民國五十二年戰爭所需而開挖,耗時三年才完成,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用,坑內並有停靠碼頭 !! 坑內終年陰暗潮濕,據說當年固守的士兵,還需每天將棉被拿到外頭去曬太陽,將水擰乾,要不然晚上可就要濕冷一整晚 !!翟山坑道的地質正因花崗岩特別堅硬,所以軍事安全性高,可以讓眾多機械小艇在關鍵時刻躲避炮擊,但也相對地開山鑿洞的地下工程愈加艱鉅,氣勢雄偉媲美擎天廳 .......







古寧頭戰史館,位於金門的西北部,古寧頭昔稱「古龍頭」,包括北山、南山、林厝三個聚落,原本只是臨海的小漁村,卻在民國38年一場戰役,轉變成前線中的前線也是古寧頭大戰的所在地,民國73年由金防部司令官宋心濂於任內所建,緬懷當年勇敢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 !!此役開戰至結束僅56小時,並未留下太多照片影像,因此戰史館內展示14幅油畫,其中12幅 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,簡述了古寧頭戰役的始末 .....













建功嶼,民國38年後的國共氛圍處於軍政時期,為了防止共軍從浯江口長驅直入,於是在這個島嶼,開始構築防禦陣地,駐守的官兵,更在一梯一梯代代相傳下,於鹽分極高的的礁石間,填土灌溉栽種樹木,形成了今日花木扶疏,偽裝極佳的要塞堡壘。此據點原由一個加強排駐守,隸屬金西師管轄,前階段部隊減編後,改由金西旅管轄 .... 島嶼面積約500平方公尺,位浯江口漲潮時宛若海上一顆明珠,古稱「珠嶼」,因島形恰似鰲魚遊海,故也名「鰲嶼」,又因其擋於浯江口,當地習慣稱為「董嶼」,是「擋嶼」的訛音;清末民初,曾被作為痲瘋病人隔離的場所,所以也被稱做「痲瘋島」.....登此島嶼,須留意海水漲退潮戲的時間,不然,去時容易,回時困難,困在島嶼之上,可不是胖德與公主想要的場景!!








金門延平郡王祠,於金城西南郊,完工於民國五十八年,乃一仿古宮殿建築,為紀念明末抗清英雄鄭成功而建。明末清初,延平郡王鄭成功由廈門轉進金門,在島上留下很多歷史遺跡。祠址位於夏墅村後高崗,視野寬闊,為當年鄭氏海上觀兵之處!!





北山播音牆,播音牆是兩岸對峙時期,用來心戰喊話的工具,分別在金門兩個犄角北山、馬山各設立一座,約三層樓高, 裝有48組揚聲器,北山的播音牆面向廈門,據說聲音可傳送遠達25公里之遙....正當此時環顧播音牆四周時,胖德與費歐娜公主,在這裡獨享了兩人的空間,聽到了鄧麗君的歌曲傳唱及心戰喊話的音語.....好真實的實境喔,雖然,聲音的擴大效能,僅在觀光之用,能聽到戰時地的心戰喊話氛圍,著實是一種感受.....不枉此程,接近黃昏時,到此處遊賞風光!!


金門畜產試驗所,金門,有動物園嗎?沒深入的走訪金門,或許,會錯過這小小的不算動物園的動物園喔!! ..... 誤打誤撞,讓胖德與費歐娜公主,進入了動物的叢林裡,新奇的近距離的接觸與眼觀,輕鬆的走在每一個規劃的路徑上,慢慢地觀賞與尋覓 ...... 尤其,在這一片的空間裡,沒有陽光的熱情親吻,只有樹蔭下的道路與動物們,陪伴著胖德與費歐娜公主,好一個躲烈陽的好地方 !!











迎賓館,位於太武山南雄山麓,為深入花崗岩體的坑道賓館,由「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」籌措經費,民國67年秋動工,國防部並經金門駐軍「忠誠」、「虎軍」、「班超」等三部隊先後協助構築,挖坑道約花費四千多萬元,69年完工,先總統蔣經國先生題名「迎賓館」,為金門戰地政務時代最著名之外賓接待所,有「地下希爾頓飯店」之美名;民國89年,因國軍精實案,金防部兵力驟減而無力再予經營管理,正式移交給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維護管理 ..... 根據資料記載,小白樓後之坑道長320公尺,內有31間客房,86個床位,盡頭銜接南雄醫院,平時封閉,一旦戰爭即可開啟,賓館立即轉變成軍醫院,說明了戰地一切為戰爭服務的特色 !!






 迎賓館,展示了很多鄧麗君的舊照,在這裡可以一睹昔日的軍中情人 .....
 邱良功墓,字玉韞,號琢齋,諡剛勇;襁褓失怙,全靠母親一人艱辛撫養長大,及長從戎,隸金門營為兵,而其一生剿滅海盜,勇武善戰,屢見奇功,不斷獲賞擢升。清嘉慶二十二年(1817年)卒,年僅四十九歲。二十四年(1819年)建墓,安置於小徑村旁。此墓園是金門的清墓中,唯一依照清代墳塋規制所建,設有石翁仲和石獸的清墓 ....
墓道二側為分列石獸與石翁仲各一對,由外而內依序是石羊、石虎、石馬、石翁仲 .....石獸之姿態各不同,時羊跪姿,石虎蹲踞,石馬站姿,以墓園規模而言,邱良功墓在台閩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墓坊之一 !!




 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