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段的橫嶺山步道平緩而優美,林相蒼翠令人讚嘆,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,灑下斑駁的光影,微風拂過,樹葉輕輕搖曳,發出沙沙的聲響,彷彿在歡迎我們的到來,腳下是柔軟的泥土與枯葉,每一步都踏得如此踏實,清風與樹香,是這片森林獻給我們的禮物,我們大口呼吸著,將身心浸潤在這份純粹的美好中,然而,縱走的真正考驗在離開這段平緩路徑後才正式展開,山徑逐漸收窄,坡度明顯加劇,一連串的爬升擺在眼前,挑戰著每個人的體能與意志,氣息漸漸急促,背上的汗珠隨著重力滑落,浸濕了衣襟,這一段的爬升,是一幅美麗的畫面,沒有了輕鬆的交談,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落的喘息聲,以及登山杖觸地的規律聲響,此刻,心中暗自提醒自己,慢慢來,穩穩走,每一步都算數,回頭望去,隊伍蜿蜒在林間,這樣的時刻,沒有誰能替代誰,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,一步步將身體推向更高之處 ....
爬過一段一段的陡坡,我們抵達橫嶺山的山頂,短暫的休憩與午餐讓人感受到努力後的甘甜,在山頭,望著山頭的蒼翠,還有,層疊的怪樹林立,在這片風景裡,山頂的風,吹散了汗水,也吹走了疲憊,趁此良景當前,補充能量,準備迎接下一個挑戰,40分鐘的整頓後,縱走的旅程仍舊在繼續,是前往沙蓮山與笛吹山,路段崎嶇多變,在沙蓮山的路上,我發現自己的呼吸變得更加平穩,心跳也趨於規律,身體已經適應了這種高強度的運動,我們互相提醒,互相幫助,都讓這段艱難的山徑充滿了溫度,當沙蓮山的山頂映入眼簾時,心裡那股再多辛苦也值得的悸動油然而生,堅持就是勝利 .....
離開沙蓮山頂,隊伍重新沒入林間,我們踏上了前往笛吹山的路,腳下是柔軟而厚實的山徑,彷彿鋪著一層層腐葉與泥土織成的地毯,每一步都踏得那麼安穩、輕柔,它引領我們進入一片更為深邃的樹林,有那一刻,眼前的景色彷彿從真實轉入幻境,樹枝盤結如鬼魅之手,美麗卻又帶著幾分詭異的樹林,彷彿墮入另一個時空,在深邃幽幽中前行,屏息凝神,唯恐驚擾了這片古老的寧靜,隊伍在無聲的默契中,穿越了這片難以忘記的樹林,從這片神秘的森林中走出,抵達了1848峰的三叉路口,遠方的天際,傳來了一聲沉悶的雷響,第二聲、第三聲,雷聲變得越來越頻繁,緊接著,豆大的雨滴開始零星地滴落,打在樹葉上發出清脆的聲響,雨中的山徑變得滑膩,每一步都需要更多專注,心中的熱情與征服的渴望,讓我們無懼風雨,往笛吹山,僅有八百公尺的距離,但海拔卻要急遽下降一百六十公尺,一段真正考驗的山徑,坡度之陡,幾乎讓人必須借助繩索或枝幹,才能一步一步下滑,急遽陡下的二十五分鐘,彷彿是一場與大自然的角力,不願被眼前的惡劣天氣所打敗,更不願讓這趟完美的旅程留下遺憾,終於依序抵達了笛吹山,沒有開闊的視野,只有一個標示著山名的牌子,孤獨地佇立在雨中,這並不是旅程的終點,而只是短暫的中繼站,轉身,準備迎接下一個挑戰,依著原路,重新爬回1848峰,這段上坡,就是剛剛急遽陡下的山徑,這段上坡,如同大魔王的陪伴,真的辛苦 .....
回到1848峰的三叉路口,雨勢添了幾分猛烈,天穹如破,雨水成簾,將山林籠罩在一片氤氳之中,站在岔路口,朝著下山的方向望去,那是一段265公尺的短距離,卻要下降150公尺海拔的陡坡,雨水已經將山徑浸透,每一步都需格外謹慎,眼前的山徑,石頭濕滑,泥土鬆散,每一步都必須謹慎再謹慎,小心翼翼地將腳穩穩放下,確定立足點沒有滑動後,才敢把重心交付出去,手緊緊抓著繩索,那繩索在雨中冰冷濕滑,卻是此刻唯一給予了我們的安心感,經過一段專注與小心的下降,雙腳終於踏回橫嶺山步道的平緩地面時,心中湧上一股說不出的踏實感,那一瞬間,所有艱難與挑戰都在此劃下句點,橫沙笛縱走,終於完成了安全的著陸,有夥伴笑著說,第一次在雨中爬山,就這樣狼狽濕透,獻給了橫沙笛縱走!語氣中帶著一點調侃,也帶著一份難得的驕傲,也許,這份狼狽反而成了最值得記住的片段,正因為不完美,才讓這次縱走顯得更加真實、更加難忘 .....
完美的結束,不是因為天氣晴好,不是因為一路順遂,而是因為我們共同經歷了這一切,並且在風雨中相互扶持,安全歸來,在未來的某一天,當雷聲、閃電、雨水出現,我們一定會想起這個日子,想起橫沙笛,想起那群在雨中一同前行的夥伴 ..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